野人网 HI-神农架▾ 神农架文化 查看内容

神农架堂戏的来历

2016-1-4 10:49| 发布者: hisnj| 查看: 1789| 评论: 0|原作者: 黄运珍

摘要: 堂戏是土家地方经典剧种之一,源于唐代薛刚大闹花灯闯祸,避难神农架大九湖,建寨为王的故事。据《旧唐书本纪第七中宗睿宗》记载:“元年二月,皇太后废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其年五月,迁于钧洲,寻徒居房陵”。房 ...

    堂戏是土家地方经典剧种之一,源于唐代薛刚大闹花灯闯祸,避难神农架大九湖,建寨为王的故事。据《旧唐书本纪第七中宗睿宗》记载:“元年二月,皇太后废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其年五月,迁于钧洲,寻徒居房陵”。房陵就是现在的房县。《神农志》记载:“垂拱二年(686年)中宗李显被母后武则天贬为庐陵王,九月由均县(今丹江口市)迁房州(房县),境内神农架山脉被命名黄界”。由此断定,李显贬房州是真实的。至于薛刚反唐,大九湖至今保留着帅字号,一到九号营地,鸾英寨,娘娘坟等文化遗址,地方上保留着许多薛刚反唐的传说。

    堂戏的目的是取乐,丑角是主角,传说庐陵王亲自扮演丑角而得名。由于空间狭小,仅能碎步而踩,亦称之为“踩堂戏”。而后便流传下来,故称“堂戏”。去,戏子(演戏的人)在舞台上要扮演各种角色,尤其是丑角,即使是亲父子,亲姐妹,为了剧情的需要,为了迎合观众的胃口,也要相互开玩笑,说荤段子,人们便觉得不雅,从而看低戏子。但在文化生活极度落后的乡村,这种戏剧却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虚和艺术需求。经过艺人的言传身教,得以保留下来,并在巴东江北与神农架相邻一带流传,特别是下谷境内,甚是流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剧种。

    堂戏的剧目大多数是演唱传统的古装戏,也是民间艺人自编自演的反映民间生活的现代戏。其唱腔调门高,音域宽广,旋律起伏大,节奏有快有慢,托腔很长。由于调门高,歌手多用假嗓音演唱。演奏的乐器也较简单,有锣、鼓、竹板、二胡,曲谱较单调。演唱风格具有典型的地方色彩。唱腔主要有大筒子腔的“梁山调”(当地俗称“扬花柳”)和小同子腔(太和调、南路、北路),以及唢呐腔与高腔等。大筒子腔所唱为之“花戏”,即属于下谷踩堂主要组成部分的民间生活小戏。小筒子腔所唱谓之“正戏”(又称“袍带戏”、属吸收南剧、川剧表演部分)。“花戏”主要以平民百姓为反映对象,而“正戏”则以王侯将相、名媛闺秀为反映对象。踩堂戏有传统剧目多达300余出。

    踩堂戏演出班子规模较小,习称“七紧八松九消停”。即七人表演吃紧,八人松活,最多不逾九人,没有“圆场”,只绕四台转换,舞台调度和表演程式简单适用。其剧目可分为“硬戏”、“酸戏”两大类:硬戏指正剧和悲剧,酸洗指喜剧和闹剧。但角色“生、旦、净、丑”样样齐备;旦角有“正旦”、“小旦”、“老旦”、“摇旦”之分;净角由“正净”和“毛娃”组成。丑角则分为“大花脸”、“小花脸”两类。堂戏表演多辅以音乐伴奏,有“文场”、“武场”之分。文场以伴奏歌唱为主,主要乐器为四胡(或二胡)、京胡、唢呐;武场以伴奏动作为主,以小堂鼓、盆边鼓、梆子、大钹、二锣等为主要乐器。戏曲语言均为土家方言,有抓马、黑白、提习、苦读、开怀、亏为、豪淘、田候、仙天、根辰、江汤、红桐、儿(半韵)等“十三个半”韵辙。唱腔抑扬顿挫、变化多端,由“大筒子”、“小筒子”及小调构成。

    近几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也在不断提高,在一些老艺人的组织带动下,古老的堂戏又重新兴起。神农架林区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他们组织老艺人以老带新,成立业余演出队。老艺人又焕发青春,青年人更朝气蓬勃。现在下谷乡不仅有充满希望的堂戏班子,而且老艺人手中有不少的珍贵的戏曲唱本。在临近的石磨村、板桥村,也有不少人会唱堂戏,这说明,古老的堂戏在这一地区剧本丰富,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若您有机会来神农架,还能一睹堂戏的风采。

    目前,堂戏已成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载体,被列入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鄂ICP备14017416号-1.©2014-2021 野人网-
    GMT+8, 2024-4-25 22:04 , Processed in 0.078404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