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网 HI-神农架▾ 神农架文化 查看内容

神农架劳动习俗--薅草锣鼓

2015-1-11 18:43| 发布者: hisnj| 查看: 1774| 评论: 0

摘要: 薅草锣鼓,又称山锣鼓,是神农架民间习俗之一。它作为一务种田间歌形式,曾在鄂西一带广为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已在一些地方消失或正在消失,由于神农架地理环境特殊和生产方式的需要,使这种古老的习俗一 ...
        薅草锣鼓,又称山锣鼓,是神农架民间习俗之一。它作为一务种田间歌形式,曾在鄂西一带广为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已在一些地方消失或正在消失,由于神农架地理环境特殊和生产方式的需要,使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神农架山大人稀,在大面积田间劳动时,特别是播种、薅草等突击性劳动时,人们便自由组合成20---40人的劳动集体,相互换工互助。劳动时,由两名打唱艺人一边敲鼓打锣,一边唱歌。人群排着整齐的劳动阵势,在有节奏的锣鼓声和歌声中紧张而愉快地劳动。“早晨来时雾沉沉,只听锣鼓未见人,双手拨开云和雾,满山都是种田人。”这首民歌民歌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劳动场面。
  
       薅草锣鼓是一种歌唱和打击乐相结合的板腔结构的田歌形式。人们把锣鼓称作“家业”,把打唱艺人称为“锣鼓匠”或“歌师傅”。薅草锣鼓的套曲,曲牌多变,历来有“山乡十五里,各有一乡风”的说法。因演唱、叫法和乐器配备不同,风格各异,有文锣鼓、武锣鼓和叫歌锣鼓之分,演唱的曲调有“回声号子”、“穿声号子”、“杂号子”、“扬歌号子”、“鼓里藏声号子”等。
  
       在歌唱中,常常是由有威望的中老年人掌鼓板,副手敲锣。老艺人既是生产劳动的指挥者,又在打唱中起主导作用。演唱内容主要是唱书,多以古曲小说、民间故事为蓝本,还有许多唱词是自己随编随唱的。如果把民间比作歌的海洋,优秀“锣鼓匠”就是一座歌的宝库,往田头一站,随手就可以取出“歌本”。“一把双簧锁,两把钥匙开,开开双簧锁,取出歌本来”,多么形象的比喻。“一步下田坡,双手接鼓锣,罗裙高扎起,下田做生活。”多么生动的描绘。优秀的打唱艺人,被称为农夫田里的“歌秀才”特别受人欢迎和尊重。
  
       关于薅草锣鼓的起源,据有关资料考证,早在汉代已流传于民间。据《来凤县志》载:“四五月耕草,数家其趋一家,多至三四十人,一家耘毕复趋一家,一人击鼓以作足力,一人鸣钲,以节劳逸,随耕随歌,谓之薅草歌。”
  
       薅草锣鼓在神农架大量兴起,传说是唐代开始的。相传薛刚反唐屯兵神农架时,其兵士就在这里大量开荒垦地,种植粮草。为了鼓舞士气,消除疲劳而敲打锣鼓,扬歌说唱。这里自古以来就有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换工互助的劳动组织叫“唐将班子”,意为要像唐代将士兵那样精干、勇猛。“唐将班子”由群众选一名懂农事、有组织能力、而且比较公正的人当“包头”,选一名初通文化的人当“管帐”,他们相当现代的生产队长和会计。神农架有许多乡、村干部都是熟练的“锣鼓匠”,不少青年农民也学会了打锣鼓,并且有所创新。
  
       薅草锣鼓的说唱内容来自生活,反映生活,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初八十八二十八,新来的媳妇回娘家,背上背着洋娃娃,面前抱着大金瓜。天上下雨地下滑,摔了一个仰八叉,金瓜板哒往下滚,娃娃板哒往上爬,山高路远回娘家,一心想见爸和妈。”这首《回娘家》就是形象的生活写照。说唱内容还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人物、花鸟鱼虫、民间传说、风土人情,它传播知识、交流感情、颂扬美德、鞭挞邪恶,给人以有益的教益。它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堪称生活的百科全书。
  
       打火炮是神农架民间吹打形式,因一般在喜庆之时吹打,而又常常伴有激烈的火炮(即鞭炮),因此称之为“打火炮”。
  
       这种民间乐队有一套完整的“家业”(即乐器),如唢呐、鼓、钹、大锣、马锣等和一班吹打艺人。若哪家有婚事、祝寿、造屋上梁或节目等喜庆之时,都要请一个班子来打火炮热闹一番。
  
       吹打艺人往往又是出色的民间歌手,他们可以边打边唱,谓之“火炮歌”。火炮歌有四句头、五句头和四句半,也有长短句的溜板和数板。演唱时,与打击乐和唢呐曲牌的转换紧密配合,节奏活泼而欢快。唢呐曲牌多用平腔、陶腔、蛮调、四平调、文曲子和武曲子等民间曲调。

       在神农架,打火炮的古老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各乡、村都有这样的民间乐队。打火炮,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来自劳动人民的生活,带有泥土的芳香。它朴实无华,富有乡土情趣,它不仅继承了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同时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 鄂ICP备14017416号-1.©2014-2021 野人网-
    GMT+8, 2024-4-25 12:04 , Processed in 0.083095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