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网 HI-神农架▾ 神农架文化 查看内容

瞎说大九湖地域文化与旅游

2014-11-30 22:29| 发布者: hisnj| 查看: 1980| 评论: 0|原作者: 王远坤

摘要: 大九湖为跨三省六县之地,群山环抱,悠远神秘。殷商时,此地属庸国,后属楚国,归上庸县,隋唐时属房陵郡,后属房县、竹山县。古庸国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可以说她与黄河流域的古殷商之地一样,同是中华文化之 ...
       大九湖为跨三省六县之地,群山环抱,悠远神秘。殷商时,此地属庸国,后属楚国,归上庸县,隋唐时属房陵郡,后属房县、竹山县。
古庸国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可以说她与黄河流域的古殷商之地一样,同是中华文化之摇篮。中华民族的始祖曾在这一地区有广泛的活动,著名的古人类化石“郧阳人”就出自江汉西部古庸国疆域内(现今湖北省郧县);《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舜封尧之丹朱于房朱(今湖北省房县),生陵,以国为氏。”因而房朱(春秋时为防渚),又名房陵。据三峡地区和陕西安康市考古发现,早在6000年前,庸国人便已发明了文字。这些文史资料,足见古庸国文化源远流长之一斑。
        大九湖,神秘的亚高山湿地,从古代至今朝,人类在此演绎了众多或神秘或幽静或悲壮或浪漫的故事,汇入汩汩滔滔的长江文化。此处,有开天辟地的炎帝遗风,有崎岖悠长的古盐道,有逶迤分布的古兵营,有断垣残壁的古山寨,有荒凉神秘的娘娘坟,有碑石隐秘的“唐古墓”,有落难帝王的轶事迷踪,有群山环翠的小山村,安静,和谐,神秘。
 
        一、崎岖悠长古盐道,出川入鄂走九湖
       崎岖悠长的川鄂古盐道虽已消弭了驮马的足迹,然而可以触摸到其历史的脉络,是旅游探险的好路径。川鄂古盐道从大九湖进入神农架,因盐而开,因盐而兴,因盐而名。功能日渐发展扩大,最后集政治、军事、经济、商贸、文化于一身,发展成一条名富其实的南方丝绸之路,发展成一条文明天下的文化之旅。川鄂古盐道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代的璀灿的文化明珠。
      旅游项目:古道访奇项目,古道觅踪项目。(设计好“线”,强调“点”, 突出“毅、奇、幽、秘”)
      第一条是从现重庆市巫溪县城经双阳、葱坪到湖北竹山。这条古盐道历史久远,大约开辟于唐以前,于第二条古盐开辟后(明末清初前)被弃用。弃之不用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条古盐道特别难走,沿途高山林立,峡谷幽深,险象环生。这条川鄂古盐道,路途相对较短,只有100多公里。
       第二条川鄂古盐道,是明末清初开辟的横穿神农架东西250公里的古盐道。此道经巫溪走大昌、官阳、当阳、茅坡,穿过一线天,闰王鼻子鬼门关,上五磴子岩,蜿蜒崎岖,穿行四川境内200多公里,经大九湖进入湖北神农架。此道在神农架境内由西向东穿行250多公里山路,到达神农架林区东部重镇阳日镇薄磨街。薄磨街是汉江支流南河上游的水码头,川盐在薄磨街码头被装上木船,通过水运350多公里到达南河汉江交汇处-谷城县城关镇隔路嘴码头。隔路嘴是川盐的集散地,沿汉江南下,到江汉平原及湖南;陆路东进,经豫东到安徽、山东;陆路北上,经豫西达陕西、山西、河北或更远地区。此道跨越重庆湖北7县市,到达汉江有800多公里,是中国运盐史上的奇迹。
       神农架古盐道有两条主要通道:一是从保康的马桥沿南河水路上溯,到阳日,再经过山路从松柏到宋洛、徐家庄、黑水河、板仓,最后穿过大九湖进入四川;二是从房县的范家垭经神农架的赶集沟、九里十三湾、弯腰树、玛瑙池、三道沟、天池垭、苦桃园、老爷崖、莲坪、红花塘、七里扁、板仓坪、东溪、大九湖的自生桥进入四川。两条古盐道在神农架境内均达一百多公里。
 
         二、九湖九营点将台,一真一幻神农风
        传说大九湖是薛刚反唐屯兵之处,现有一至九子号兵营和点将台、卸马甲等“遗址”。
薛刚反唐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知名度高,能产生极好的旅游文化效应。可利用薛刚反唐故事及九处兵营开发旅游产品,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和产品。
         观光项目:乘坐马车、牛车、驴车旅游项目,骑马观光项目等。(突出“悠”和“ 闲”)
        旅游游戏项目:兵战游戏项目,狩猎游戏项目,仿薛刚点将项目。(突出“智” 和“勇”)
       文艺表演项目:仿唐歌舞节目,戏曲节目(折子戏、评书等)。(要创作设计有大九湖特色的文艺节目。突出“闹、韵、味、趣、美”。商店中多卖与此相关的音像制品)   (此项目喧闹,容易惊扰动物,可放在小九湖)
       拓展训练项目:徒步旅行项目,帐篷露宿野营项目等。(突出“毅、奇、趣”)
       另,四五六字号可适当建筑小型仿唐风格的休闲度假别墅,能供家庭、小型团体居住并自助服务(如自己采摘蔬菜做饭等)。(突出“安宁”和“闲适”)
       薛刚的故事是民间评书和戏曲中薛仁贵系列故事的一部分,为薛仁贵之孙,薛丁山的儿子。见于清代如莲居士的《反唐演义全传》以及流传至今的评书、戏曲等。
  关于薛刚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两个系统的共同点是薛刚闹花灯,闯下大祸,以致全家被灭门。后来薛刚聚集兵马打回长安,得报怨仇并为家族昭雪。但以京剧《徐策跑城》为代表的故事系统中,薛刚反的主要人物是朝中奸臣张泰,故事的结尾是老忠臣徐策调停两方面,让皇帝决定斩杀奸臣为薛家昭雪,薛刚罢兵。而小说《反唐演义全传》为代表的故事系统则将薛刚的故事与武则天篡夺唐朝皇位的阴谋联系起来,以薛刚为代表的反武则天势力先后分别保庐陵王李显和太子李旦,最终打败武则天及其残余势力,恢复李唐王朝。
薛刚为反周复唐,在大九湖屯兵,分设兵营九处,依次为一至九号,沿周边逶迤分布。一字号为步兵营,二字号为骑兵营,三字号为神兵营,四字号为巾帼营,无字号为屯垦营,六字号为储运营,七子号为伙头营,八字号为谍报营,九子号为机动营。薛刚坐镇帅字号,亦为挂字号,是统帅全军的大营。
       历史真实是: 
       薛刚的历史原型名薛嵩,薛仁贵之孙,薛讷的侄子。他的父亲是薛楚玉,曾经担任范阳节度使。薛嵩年轻的时候性情豪迈,不喜欢读书,力大无穷,以臂力骑射闻名。投安禄山叛军,累战有功,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后史朝义兵败,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在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上,薛嵩作出了很大贡献,使昭义镇很快恢复了生气。薛嵩好蹴鞠,后被隐士劝,遂止,并图其形于座右,以时时提醒自己,即“座右铭”。
 
        三、断垣残壁古山寨,访奇探幽大九湖
       古山寨即为“鸾英寨”, 又名兰英寨,位于大九湖西北的一处山腰之上,是神农架目前发现为保存最好,最壮观的古寨。是探险旅游、康体运动、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探险(康体运动)项目:爬山探险项目(针对专业、半专业人士),攀岩项目,徒步探幽项目。(突出“奇”和“险”)
       休闲、游戏项目:小住度假项目,山寨抢亲项目,山寨寻宝项目,山寨观光项目。(突出“趣”和“闲”)
       另,建索道载缆车,满足大众游客,劈小径修步道,服务探险旅游。
       山寨海拔898米,地势险要,进入山口,山岩壁立,成窄长一片。一道岩壁,从半腰凹进去,形成一块平地,寨就筑在岩石处,寨墙高4.5米,长约80米,厚25米,全用石块垒成,寨乃居中,高3.5米宽2米,顶部成半圆形。上山的小径正对寨门两旁县崖峭壁,中间寨堡高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相传是薛刚反唐时,为逃避官府携侄儿薛蛟穿临潼,过房县,至九道梁,听说大九湖是屯粮养兵的好地方,便率兵直奔而来,谁知到至官封口,突然杀出数百草寇,为首的竟是一名女将,上前力敌薛刚。这女将即是纪兰英。在厮杀中她见薛刚人品出众,武艺不凡,为反朝上正需良将,有心结为夫妻,便心生一计,调转马头,奔入寨内,薛刚中计,被重兵拿下。纪兰英求薛刚留居山寨,后来成为夫妻,共同领兵上了大九湖,在大九湖招兵买马,以反周复唐。
       历史由来:此寨原是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贬为庐陵王迁至房县后,为纪念采药尝百草的神农氏而建,包括:古塔、山宝洞、神宝寨、鱼洞古寨等建筑群。
       另一处鸾英寨:鸾英寨,又名兰英寨。位于红坪镇官封紫竹河两岸悬崖绝壁之上,两岸寨墙宽1米左右,高1-2米不等,厚1-1.5米,各长850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两岸寨墙损毁43处,达875米。现东寨寨门保存较完好,西寨寨门全毁,只剩安装厚实木门的洞眼。据《房县县志》记载,兰英寨为唐朝统兵元帅薛仁贵的部将纪将军之女纪兰英,在其舅舅马员外的支助下为抵抗朝庭抓捕而修的兵寨,故名兰英寨。到底始建何时?为何而修?已无文字考证。
 
       四、荒凉神秘娘娘坟,是人是神觅踪迹
       娘娘坟位于大九湖东的南部,是一个约有60平方米的土堆,土堆上长着一棵参天大树,还残留着一根长有丈余的枯桩。传说这坟里埋的是武三思的妃子白玉花。这坟堆上原来长着两棵高大的树,忽然有一天傍晚,一声霹雳将其中的一棵击断,被击倒的树断为3截,横卧在坟堆旁。 (可增添大九湖旅游的神秘性)
       旅游项目:观光项目(设计简洁、生动、凄婉、浪漫的故事情节,突出“情”和“色”)。
       相传当年武三思进军大九湖时,途中遇到了国色天香、武艺高强的白玉花。武三思一见倾心,与其结为了夫妻,并提拔她为先锋。白玉花曾一度把薛刚打得节节败退,在接近薛刚大营帅字号时,她遇见了薛刚的儿子薛蛟。年少貌美的薛蛟吸引了白玉花。白玉花欲与薛蛟结为百年之好,将薛蛟诱至八牛湾诉说衷情。薛蛟假意允诺,用计打败了白玉花。白玉花回帐安歇,变成一只雪白的狐狸卧于床上,武三思惊怒之下,拔剑将其斩杀于床上。白玉花死后,武三思将她葬在营寨旁的山岗下。因她毕竟有妃子的名份,所以就把埋白玉花的大坟叫娘娘坟。
娘娘坟所葬是谁,无可考,显得十分神秘。
 
       五、碑石隐秘“唐古墓”,风云际会大九湖
       唐古墓位于大九湖北部山谷之中,地点隐秘不容易为人所知。从仅存的碑文看,此人为战功显赫的大将军无疑。但年代、身份不详。有人推断为“唐古墓”。
       旅游项目:观光项目(设计不同版本的考证说法,突出“勇”和“义”)
      古墓与刘体纯:
      刘体纯(?-1663),明末清初人,一名二虎,号飞虎。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李自成部将,任大顺军右营右标果毅将军。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遇害,他与郝摇旗率部与明督臣何腾蛟议和,联明抗清。引兵攻汉中失利,退到湖北兴山县茅麓山区,据险而守。并与起义军将领李来亨、郝摇旗、袁崇第等连营结寨,号称夔东十三家军。1662年冬,清军集川、陕、鄂三地区兵力,围攻夔东起义军,于谭诣、谭宏杀害谭文降清,破坏了十三家军的作战计划。康熙二年(1663年)十二月冬,清军集川、陕、鄂三地区兵力,围攻川东夔东,战事异常惨烈,定西将军图海各个击破,攻入茅麓山,体纯转至长寿,全家自缢死。
       推断:
       结论:此古墓可能为刘体纯墓。
       依据:1、古墓碑部的装饰雕刻为“勾连回纹”,主纹为“盘长”纹,虽说唐墓葬纹饰中多见,但明清墓葬中亦有。2、古墓碑上端下部的“八仙”雕刻纹饰不可能出现在唐代。“八仙”人物的定型和成为一个集体是在元代以后,其人物来源于唐代。 3、墓碑上有“皖国公飞虎将军踞”字样。而刘体纯号飞虎,被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册封为皖国公,并在此屯兵、转战,后死于此地附近(一说被图海所杀,一说自缢身亡)。4、此地隐秘,不易为人所知,难于被清兵发现并破坏。(此处可增添大九湖旅游的人文厚重感)
 
        六、落难帝王有秘踪,忠诚良将复宗室
        唐代庐陵王李显与大九湖有着神秘的联系,薛刚反唐故事多有叙述,影响甚广。
       旅游项目:帝王秘踪项目(寻一合适地点,指明是李显会薛刚处。编精彩导游词,突出“秘”和“奇”)
史料记载,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在高宗去世后继位,是为唐中宗,但在继位不足两个月即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徙居房陵(今湖北房县),这在正史(《唐书》)和方志(《湖北通志》、《县志》)中均有记载。李显在房陵蛰居14年,被武则天秘密接回神都,重立为太子。神龙元年女皇退位,李显再次登基,复为唐中宗。
 
       七、群山环翠小山村,安宁和谐映九湖
沿大九湖四周有200来户人家,1000多居民。白墙黛瓦的房舍在群山环抱之中,散布于大九湖周边。居民以种植无公害蔬菜、畜牧和采药为生,宁静、悠闲、和谐。
       旅游项目:山村乐项目。(可开展“吃山村饭”、“品山村酒”、“住山村屋”、“摘田园菜”活动,突出“悠”和“朴”。此项目大部可放置小九湖)
       另,对重点地方的房舍进行“穿衣戴帽”设计改造,使之成为景观的部分。
 
        八、古韵遗脉唱山歌,琴瑟绵长叙风雅
按历史行政分野,大九湖属房县地界,其文化与之一脉相融。此处民歌多有《诗经》遗风。据考证房县是《诗经》的被歌颂者周朝太师尹吉甫的故里。
      旅游项目:山歌吟唱项目,歌王选秀项目,土舞表演项目。(既可设计舞台表演节目,亦可开展参与性极强的山歌独唱、对唱、选秀活动,突出“情”和“雅”)
 
     《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钟情男子最爱吟诵的《诗经·关雎》,至今仍在房县民间传唱。
      汉江第一大支流堵河源头的房县民歌之乡九道梁乡的陈远翠、石世莲、卢成举3名民间歌手,头裹神农架九焰山麓高山习俗的奇异彩色帕子,身着民间传统服饰,在武汉国际旅游节大型民俗文化民间歌舞表演中演唱了一首首与《诗经》相关的民歌,如:“关关雎鸠(哎)一双鞋(哟),在河之洲送(哦)起来(咿哟),窈窕淑女(哟)难为你(耶),君子好逑大不该,(我)年年难为姐(哟)做鞋(咿哟)。”
房县民歌之乡门古寺镇的6名“民间歌王”、“歌布袋”、“歌师”,应襄樊市保康县五道峡自然风景区特邀为游客演唱房陵民歌,其中许多与《诗经·关雎》相关,如:“关关雎鸠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拢绣,姐儿见了低下头……” 、“参差荇菜水中摆,左右流之想裙衩,窈窕淑女我爱你,寤寐求之姐儿来,琴瑟钏鼓度情怀”。
       镇干部张兴成,在搜集民歌中先后采录了8首与“诗经”相关的民歌。门古寺镇草池村一组60岁的村民邓发顶不仅会唱“姐儿歌”:“关关雎鸠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拢绣,姐儿见了低下头……”,还会采用古老的“姐儿歌”的曲调,用唢呐进行吹奏。秦口村张绍详唱夜锣鼓歌也有一首唱诗经的民歌:“走进山门往里走,叫我唱歌我也有,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家养女百家求,求到手了才罢休。”巨峪村农民余立才唱的一首山号子就引用了《诗经》中的《伐檀》:“东方发白兮,上山岗兮,砍砍伐檀兮,日暮而归兮……” 门古寺镇高塘村民间歌师胡启龙,不论走到哪都爱唱几句《诗经》中的有关民歌,以显示自己有文化、有素质。地处房县边远大高山区九道乡78岁的老歌师冉启春在接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歌采风时,唱了一首本地传唱的《诗经》民歌:“关关雎鸠声闻天,在河之洲又团圆;窈窕淑女你请坐,君子好逑万万年。”
       在房县民歌的搜集挖整中,比较多的是“姐儿歌”。《诗经·召南·野有死麇》,此诗写丛林里一个猎人,以“古人婚礼纳征,用鹿皮为贽”,将猎获的野兽馈赠女方,女方接受了,便也允诺了爱情。文化馆员杨才德在房县民歌搜集中,上龛乡传唱有一首古时打猎赶仗的民歌《打一个呱呱鸡》,歌词是:“肩扛一杆铳(啊),手提个火鸡公(啊),引一个黄狗娃(啊),呜呜!唆唆!光光光!廷通!打一个呱呱鸡(哟)。大姐(哟)住(呀)在半(罗)山里,找一个丈(啊)夫打枪的(哟),丈夫(啊)在对门炮(啊)号响(啊),姐在(哟)屋(哇)里笑眯(啊)眯(哟)……今晚上(啊)又(啊)有宵夜的(哟)……”这首民歌与《诗经》·《召南·野有死麇》,都有以猎物馈赠表达婚姻之俗。
       在房县人们不仅唱《诗经》民歌,还用《诗经》里的《蓼莪》民歌来哀悼已去世的父母。居住在门古寺镇门古村一组今年80岁的退休教师王天朋说,他至今记得,在自己小时候,家里的长辈过世,晚辈们就会请两名《诗经》童子念“蓼莪”一文作为祭文,念唱:“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长我育我,拊我畜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冈极……”以表示对父母生育自己、不辞千辛万苦养育之恩的怀念、哀悼之意。诗歌童子音调哀伤,表情沉痛,让来凭吊的人莫不感到悲伤、流泪。
在房县民歌中一些“待尸歌”中也有不少关于《诗经》诗词的句子。房县桥上乡西坪村一组村民任盛志告诉记者,他所搜集的民歌中,传唱汉民族创世史的长篇《黑暗传》和《盘根歌》里也有《诗经》中的有关歌词。
无论《关雎》是由采风者在“姐儿歌”或“年年难为姐做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民歌,还是“姐儿歌”或“年年难为姐做鞋”是在民间的流传变异,都说明二者有一定的影响和渗透关系,彼有挖整研究的价值。
  • 鄂ICP备14017416号-1.©2014-2021 野人网-
    GMT+8, 2024-4-26 13:58 , Processed in 0.073628 second(s), 2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