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nj 发表于 2017-11-24 15:08:35

神农架这次的举世关注,却不是因为“野人”

神农架位于华中腹地,因山势高大,被誉为“华中屋脊”。这里因为野人的传说而给人带来神秘和遐想,可传说必定有些飘渺,其实来神农架,真正勾你魂魄的不是什么野人,而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的美丽精灵——金丝猴。http://www.shennongjia.org/uploadfiles/news/2017/1122/20171122040642554.jpg
神农架的金丝猴  神农架金丝猴属于川金丝猴,其毛色金黄柔软,气质典雅,性情温和,深受人们喜爱,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之一。如今,在神农架国家公园内,生活着1400多只野生金丝猴。

  “以前80年代的时候,因为砍伐树木,这里的金丝猴数量一度降到了500只左右。”土生土长的神农架人姚辉已经研究了金丝猴15年,作为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他的工作还包括保护和研究除了金丝猴之外的黑熊、金雕等116种生存在神农架的野生动物。

  如今,姚辉的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工作,自由而高效。哪里有动物需要救助、哪里有巡山任务,就能立刻赶去哪里。可放到一年前,却并不是这样。姚辉告诉记者,金丝猴以前在神农架是分为保护区属地和林管局属地,猴子在迁移的过程中,它会跨越两个属地。在不同的属地上进行保护研究工作,要进行审批。“它整个就是说人为地用行政区划,或者说职能分割,把猴群给分开了。”而这样的情况,则可能会影响到保护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http://www.shennongjia.org/uploadfiles/news/2017/1122/20171122040858563.jpg
姚辉喂食金丝猴  作为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省辖行政区,神农架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多个“国字头”保护地。看似多重美誉,却造成了管理范围重叠、保护标准不统一、碎片化管理等问题。

  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第22条明确要求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的体制进行改革,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6年,十个国家公园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试点工作,2016年11月17日,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神农架的保护与管理步入国家公园时代。

  神农架国家整合了神农架林区现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4个国家级保护地;同时,在行政上将原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北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以及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有关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管理职责有机整合。最终,形成1170平方公里的神农架国家公园。

  “我们现在就是全部纳成一块了,就没有地理的区隔,没有行政区划的区隔了,形成了一种统一的保护。”全新的体制,让姚辉的工作更加高效便利。对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王文华而言,新的体制也让“九龙治水”的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过去的话在同一个保护地,有多种机构成立,多种保护标准的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也解决了职能交叉、保护地破碎化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完整的保护”http://www.shennongjia.org/uploadfiles/news/2017/1122/20171122041007463.jpg  生态保护的目标是美好的,但改革难免会有压力。对神农架而言,这种压力不仅来自管辖权力的重新分配,更来自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完整性,政府将一些居民从山上安置到了山下。世代独门独户靠山吃山,如今住进了统一的社区楼房,耕地没了,这让百姓发了愁。

  “今年上半年以前,搬迁户还在找政府扯皮。”神农架国家公园木鱼镇青天村的村民林廷洪向记者表示,搬迁户有这个心态,他非常理解。因为二十多年前,他也曾经历过迷茫。 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为支持国家发展,神农架开始轰轰烈烈的伐木运动。“木头经济”也成为神农架的财政命脉。林廷洪正是这场伐木运动中的一份子。1970年至1985年间,林区生产木材10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至70%,神农架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好在神农架及时“刹住了车”。2000年,神农架全面停止天然林砍伐,并开始进行产业转型,鼓励当地百姓探索生态旅游业。砍了大半辈子树,现在不能砍了,未来何去何从?林廷洪陷入了沉思。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他抱着忐忑的心态开始做生态旅游,结果一发不可收拾。随着来神农架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林廷洪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先后开办了茶园、旅馆和饭店,如今,他一年的营业额能达到600万,纯收入能有90万元。http://www.shennongjia.org/uploadfiles/news/2017/1122/20171122041200806.jpg
林廷洪开办的茶园  “这个夏天,搬迁户里赚的最多的一家姓王,赚了10万,最少的也有3万,他们都说做旅游比山上种地划得来”。生态移民吃到了旅游的甜头,再也没人找政府“扯皮”了。2008年至2017年,整个神农架地区已经完成了415户生态移民的搬迁任务,并计划未来每年搬迁100户。而林廷洪所在的青天村,全村131户人,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生态旅游。http://www.shennongjia.org/uploadfiles/news/2017/1122/20171122041259373.jpg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神农架经历了从依赖砍伐的木头经济,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转变。如今国家公园体制在这里试点,不仅生态保护走上了更科学的道路,改革带来的红利也愈加显现。但接下来,如何平衡旅游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如何吸引人才以实现更科学的保护?在探索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的道路上,还有诸多挑战在等待着神农架。

  采访临近结束的时候,林廷洪带记者去参观了他家附近的一片山林。林廷洪告诉记者,这片林子是他自己20多年前栽的。年轻时,因为盗砍树木,他曾入狱服刑。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他在这里种了60亩树。“我一棵都不舍得砍,也不舍得卖。”林廷洪希望这片树林能给子孙后代留个念想,让他们牢记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改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农架这次的举世关注,却不是因为“野人”